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动态 > 正文

汤继强教授应邀为2024年春季四川省留学回国人员国情省情研修活动作专题报告

2024年05月24日 10:41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5月14日,由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以“善学穷理厚植爱国情·笃行实干砥砺强国志”为主题的“2024年春季四川省留学回国人员国情省情研修活动”,在绵阳梓潼县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拉开帷幕。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大、成都中医药大学、华西医院、中科院成都分院、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行国家实验室等33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36名留学回国人才以及相关单位人事部门负责同志齐聚于此,参加本次研修活动。

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教授应邀为研修班作了专题报告。汤教授以《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推进四川国家战略大后方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为题,深入阐释了如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四川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战略大后方建设。

汤教授表示,很高兴能有机会与大家交流学习,作为一名“资深海归”,深感有责任和义务与在座的年轻海归人才分享自己的观察与思考。他提到,此次研修活动省人社厅专家服务中心把它安排在“两弹一星”干部学院,一定具有特殊的意义,这里不仅是科学家们为国奉献的重要“现场”,更是他们爱国情怀的历史见证。来到这里,每个人都应该有“朝圣般”的心态,向老一辈科学家们表达崇高的敬意。

汤教授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角度,在报告中深入阐释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内在逻辑,并结合当前的世情、国情和省情,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汤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性力量,也是关键路径和动力支撑,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推进高质量发展必然要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也必将激发多样化、高品质的需求,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和条件。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C位”热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汤教授从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讲解。他表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背景下,当前国内和国际经济社会形势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过去传统经济学理论和生产力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加快形成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力,并构建中国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变得日益紧迫,而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正逢其时。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汤教授提到,刚刚召开的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四川高质量发展。他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四川国家战略大后方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四川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优势,要从全局出发,不仅关注生产力本身的发展,更要关注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变革,这包括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市场体制改革以及分配体制改革等多方面的综合改革。

针对四川的发展,汤教授表示,应充分利用四川尤其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别的地理优势,将其打造成为国家重要产业备份基地,从而增强内部经济循环的韧性。同时,应充分发挥四川作为国际门户枢纽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优势,加强与欧洲、RCEP成员国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与交流,拓展外循环空间,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此外,汤教授还强调了将四川的战略后方腹地优势转化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重要性。通过形成经略周边的综合优势,四川可以更好地担负起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使命和责任。

“字字珠玑落齿牙,篇篇锦绣裁胸腑。”专题讲座上,学员们认真聆听、专心记录……最后,汤教授满怀激情地说,我们每一位留学回国人才都正处于人生出彩、发光发热、成功成才的黄金机遇期,他热情呼吁大家要紧紧把握与国家共同成长、共赴新征程的机会叠加期,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动力,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为指导,书写出更加精彩的人生华章,为国家和四川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出“当代海归”的磅薄力量。

收藏打印

西财智库微信平台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 订阅“智库”频道
  • 观看更多西财智库新闻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