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之声 > 正文

央广经济之声 | 财经态度:当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支点和纽带

2024年07月15日 16:51

国务院新闻办6月5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了重庆在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等方面的情况。

2024年6月6日,中央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财经态度》就“当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支点和纽带”专访了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教授。

主持人:作为西部的直辖市,重庆的发展肩负着很多重要的战略使命。首先请您谈一谈,近年来,重庆在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这两方面,有哪些可圈可点的地方?

汤继强:重庆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直辖市,这些年来在打造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开局。去年,重庆的经济总量达到了3万多亿,同比增长了1.6%,是中西部地区第一个超过3万亿的城市,这些年来在发挥战略支点和综合枢纽作用方面,重庆主要是通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工业立市,坚持高质量发展之路,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也包括发展现代服务业,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势,聚集1800多家金融机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形成了“满天繁星”的发展态势,在区域协作和开放发展方面拓展了新的空间,与四川的经贸往来超过了8700亿,在陆海新通道建设方面,与123个国家和地区、500多个港口跨越山海走向了世界,另外,在统筹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大城市带大农村等方面,全面的、精准的推进了乡村振兴,增进了民生福祉。

还有一个方面,重庆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构建城乡大美格局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作为长江上游最大的临江城市,强化了上游意识,担起了上游的责任,在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方面发挥了非常好的带头作用。可以说,这些年来重庆在发挥重要战略支点和开放枢纽这方面真是可圈可点,值得点赞。

主持人:重庆是制造业重镇,请您分析一下,重庆在制造业领域是如何打造自己的优势的?具体有哪些?

汤继强:重庆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里面明确国家高端制造业基地,而且重庆工业门类非常齐全,制造业门类的31个大门类它全部都有,所有工业门类的41个门类也基本是占齐的,重庆制造业领域应该说在中国中西部乃至国家层面都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重要城市。比如,重庆过去就是重要的工业城市,无论是曾经的战略大后方还是现在新时代的产业备份,或者说新时代战略腹地,在这些方面重庆都以其制造业领域的卓越影响力,在全国大局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重庆的汽车制造,现在新能源汽车可圈可点,重庆以前制造的嘉陵摩托,在摩托时代非常出名,现在智能的网联汽车,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先进材料等都正在成为万亿级的产业集群。去年重庆的汽车产量超过230万辆,新能源汽车超过50万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重庆现在是全世界著名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全球每三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来自重庆造。另外重庆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态势也非常好,包括从业人员和总产量都非常高,在中西部地区处在一个非常靠前的位置,重庆还特别注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正在和四川一起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包括区域结算、区域中心地位的建设,还有对外的贸易往来等方面重庆都做的非常好。从一个制造业重镇的角度出发,以制造业作为表达方式,把其他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都聚集起来,发挥了综合的优势。

主持人:重庆还将打造“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区的建设主要是承担什么任务?下一步,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上,重庆还要发挥哪些作用?

汤继强:重庆是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自从以重庆为起点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以来,通过重庆的通江达海,使内陆地区与欧洲、非洲以及广袤的欧亚大陆,还有部分其他地区都达成了非常便捷的交通网络。现在已经通达了123个国家,514个港口,让越来越多四川、重庆的产品跨越山海走向了世界。特别是中欧班列的开行,到现在已经有2万多列,这对西部内陆地区的对外开放来说,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交通物流支撑作用。

主持人:在完善国际物流大通道集疏运体系上,重庆也在着力建设枢纽港产业园,这些产业园的建设主要出于哪些考虑?

汤继强:当前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作为新时代战略大后方,或者国家的战略腹地,我们首先要保证物流运输的安全,保证我们的生产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下都能够做到顺利通联,重庆在完善物流大通道、运输体系上面有其自身的巨大优势。

建设枢纽港的产业园,把生产与物流,包括服务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功能全部集于一身,枢纽港产业园区的建设,对发挥重庆的枢纽作用和战略支点作用都是巨大的物理支撑和客观载体,物流园的建设,对于产业发展,对于区域协同发展,对于提升整个西部地区乃至中国内陆的对外开放水平,都将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

主持人:在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集疏运体系方面,还有哪些继续完善的地方?如何更好的放大通道、经贸、产业联动效应?

汤继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2020年的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那么发展四年多以来,四川和重庆在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的具体的指引下,合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未来,作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围绕“一极一源”,“一基地一高地”做好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加强产业上的互动互补,加强交通物联体系上的互联互通,加强政务服务、资源共享、人才共享,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一盘棋”思路,“兄弟同心,同圈发展”,为服务国家大局和整体的高质量发展方面贡献出四川和重庆的力量。


收藏打印

西财智库微信平台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 订阅“智库”频道
  • 观看更多西财智库新闻
返回
首页